Skip to content
Last updated: 2023-05-07
<

Intro

Batocera.linux 是 Linux 发行版本,一个完全免费、开源的怀旧游戏平台,它可以复制到U盘、SD卡、闲置硬盘中,且不需要修改原有电脑上的任何设置,就可以将任意的电脑,变成老男人的快乐星球。

准备工作

手上正好有个 128G 的 U盘,虽然现在智能手机已能代替U盘的大部分功能了,但有时还是会用上一用的。而且U盘据说即使是 USB 3.0 也会比较卡。

于是把老旧硬盘都翻了出来,选了个希捷320G的机械硬盘,足够用了。插到硬盘盒,接上电脑检查了下,十多年的老古董居然还蛮正常的。将硬盘分成三个区。第一个 Fat32,6G,放 Linux 系统;余下的空间随意了,我平分成两等份,不用格式化。

网上有的教程是说分成两个区,一个是系统区,一个是游戏 Rom 数据区,数据区越大放的游戏越多。其实嘛,真的有那么多游戏需要一直占用着么?并且,我发现不少 Batocera 相关的资源,都是以镜像对拷的方式分享的,第二个分区作为正式的游戏数据区,而第三个分区可以作为交换分区,找到了别人分享的 ×××GB 游戏镜像时,先复制到这个交换分区上,再慢慢提取想要的东西复制到正式分区上。

系统镜像,推荐下载官方版本。这里选择 for PC 的版本即可。

安装系统

还原镜像,不推荐使用 Batocera 的官方工具 Etcher,尽管它很自动化,还原好马上就可以直接使用了。但在我第一次尝试中,它把我 320GB 的可用空间全用于还原实际上不到 5GB 的内容,造成极大的浪费。

于是找来专业的磁盘分区管理工具 DiskGenius。

前面下载的镜像,用压缩工具解压后,会发现里面实际上又包含了两个镜像,分别对应系统分区和数据分区。使用 DiskGenius 分别还原到准备好的两个分区中。

镜像解压

我第一次尝试操作时,参考了网上一些教程,又是复制分区 GUID,又是修改配置文件的 sharedevice 值的,其实如果没有特别的数据盘读取需求,这一步大可不必。留意到配置文件中的注释,支持多种游戏数据读取方式。直接使用默认值 INTERNAL 就是读取同一磁盘中的其他分区。

配置文件

还原分区后,其实就可以直接重启电脑,先体验一番了。

重启后,如果是手动划出两个分区还原镜像的,那么系统会直接引导进这个新的 Linux 系统中;但后来我用 DiskGenius 重新来一次时,使用了快速分区功能,直接帮我划分了个 EFI 引导分区,反而需要在开机时狂点启动选项(我的电脑是 F12),以选择引导设备。

我使用的是 batocera-x86_64-36-20230306 版本,切换中文语言,文字变空白方块的现象没有出现,但却无法进入游戏……只能又切换回英文。其实使用英文界面也基本上能看懂,权当学习了,运行中文游戏没有受影响就可以。

游戏数据

官方默认的只有寥寥几个游戏,而且有些还因为缺少 BIOS 而直接黑屏退出。系统我都搞好了,又怎么会满足玩三两个游戏?

网上翻了翻,果然好多大神整理了各种各样的游戏包。随便下载个,发现他们打包时的系统版本没有我的新,那么只复制他们的游戏数据。先还原镜像到前面准备好的第三个分区,直接扔过去不是我的风格,特意用对比工具只复制了部分 RomBIOS,以及一些关联媒体资料。

由于数据分区是 Linux 分区格式(ext4),复制过程又跑到自己电脑上的 manjaro 上操作了。虽然用 Windows 也不是不能办到……

一顿乾坤大挪移后,再次启动 Batocera 发现有三千多个游戏了,不管是老男人,还是小男孩,都看得双眼发光。

当然了,其实数量这么多,难免许多重复的,良莠不齐。我喊孩子来看时,已经先把里面涉黄的游戏先删除了。涉黄就算了,主要是黄色的质量还低。玩一个低清晰度的麻将时,忽然出来个衣着暴露的女郎,是跳大神?我都怕孩子长大后回想起来,鄙视我的品味……

Batocera

Batocera

Batocera

输入配置

在 Batocera 中,可以按键盘空格,或手柄 START 进入配置菜单。

游戏进行中,则可以同时按键盘 o + l 呼出游戏设置。不知道别人有没有我的情况,只有一个游戏手柄,这样和孩子一起玩时,有一个得用键盘。开始时,我设置了好久的游戏输入设备,都不能同时使用键盘和手柄。后来发现在具体的游戏中,可以直接指定 Port N 的控制设备及键位,问题就应刃而解了。

游戏中配置

Released under the MIT License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