Skip to content
Last updated: 2011-12-03
<

「康熙大帝」之于成龙

小说「康熙大帝」中,治河总督靳辅和清江道台于成龙的故事。

于成龙为政清廉,深受百姓爱戴。

于道台辖下清江县城位于黄河、淮河和大运河三河交界,地处水陆交通要地。康熙十六年秋天,大水漫堤,祸从天降。四乡八寨的难民,纷纷拥进城里,几天之内人口从一万多猛增至十几万人。大街小巷,庙宇寺观,城墙根屋檐下,到处挤满了面黄饥瘦的难民。在大水围困,店铺关门,粮价飞涨的时候,于成龙武力胁逼上官,擅开粮仓,“借粮”赈灾。事后官员联名弹劾于成龙,然后总督府将于成龙拘押。当地绅民听到这消息后,民情沸腾,奔走相告。有人出头商议为于成龙写了鸣冤叫屈的万民折,派人连夜送往京城。当时清皇朝正四处用兵,到处都是急于用粮。康熙得悉后勃然大怒,正打算严办于成龙,幸亏有这封万民请命折子,才免去一难。后来康熙连升于成龙四级。

靳辅也是位非常有远见和抱负的清官。再加上有当时的治河专家陈潢的帮助,以及康熙的的信任、授意、财力支持,他接替前任殉职的官员上任后,把治河工作做得渐有起色。

治水工作,古今中外都是件重要棘手的差事。在科技落后的古代,更是「功慢而谤速」。

于成龙自以为深通水利,所以事事过问,处处掣肘。干好了他有功劳;干不好,参你一下。偏偏于成龙是个有名的清官,官大名声也大,说出话来,附言赞同的人也就多。治河的人怎么苦干也是没理由。两位清官在治河的观点上有着很大的分歧。比方说,决口堵上了,新堤修好了,康熙下令,让在堤上栽树护堤。依陈潢的意见,堤上宜栽种灌木和草,不宜栽种大树,以免汛期风大雨猛,反倒动摇河堤。可是,这意见,地方官于成龙就不听,因为灌木野草不值钱,没人愿去挖来卖给河工上。他们几次交涉,都毫无结果。又比如,修筑减水坝,是陈潢的发明创造,就是在河道狭窄之处,另开一条大渠,平常也用作灌溉;汛期把水分流,引出去。可是,这办法,古书上从没写过。前人也没用过,于成龙认为这是异想天开,劳民伤财,压根就不相信。于成龙主张要治河就要遵循古法,加宽河道,堵塞决口,恨不得一下子就把千年水患,根除干净。而靳辅、陈潢,采取的是新办法,即束紧河道,加快黄水流速,冲沙冲淤,同时加固河堤,修筑减水坝,分洪截流。这样一来,自然要长期施为。

两人矛盾冲突的高潮,出在康熙二十一年秋天。入秋以来,整个黄河流域,乌云遮天,秋雨连绵。河水于是猛涨,上游日升三寸,下游更是每天涨出四尺有余,靳辅他们几年辛苦修起来的大堤闸门,减水坝、分水渠,全都面临着严峻的考验。由于上游萧家渡减水坝没有完工,他们担心怕顶不住,就打算在清江扒个决口,分水减洪。萧家渡减水坝,数年经营,耗资百万,眼看就要竣工。如果此工程被水冲垮,将淹没七十多个村庄,三千多顷良田,成千上万的百姓也就失去家园。而且,萧家渡离此地甚远,现在去通知百姓撤离,已经来不及了。而清江洼地多,损失小,只有二十来个村子。村民中的壮年人已在河工上护堤。只要通知一声,把老弱妇孺们撤出来,就可保无人死于水难,至于房屋用地的损失,还可以从河工上出钱赔偿。所以,相比之下,在清江决口,分洪减洪,是利大于弊。可于成龙一是不相信萧家渡的减水坝能起什么作用,二呢,他也考虑万一这里扒开了口子,淹没二十多个村庄,还是不能保住萧家渡,到那时,没有人能承担这个罪责。于是他死活不肯,最后靳辅疏散了百姓,打算强行决堤;于成龙却以身护提,宁死相抗。最后陈潢气急呕血而倒,决堤行动失败了。

悲壮的一幕过去后,当夜黄河水位忽然下降,不久传来消息,萧家渡决堤。

在官场上勾心斗角、心怀异志的人,就不必说了。可是于成龙也好,靳辅、陈潢也罢,都是清官,都想替康熙把治河的事情办好,造福万民,造福后代。但他们观点不同,方法不同,立场不同,知识层面也不同。于是同样怀着美好目标而拼命努力的人,却闹出巨大矛盾,酿成悲剧。

试想两个人如何才能相互理解?康熙如何秉公主持,恩威并重地拨乱反正?

这样的故事,不知大家看了后,心里有没有些感触。

我看这个故事时,看得心里很难过,良知让我成为一个穿越到古代的愤青,去用意念帮他们和解、分辩道理,去想像康熙当如何秉公主持,恩威并重地拨乱反正。

我们在各个岗位上打拼、奋斗的时候,是不是也会有过或这或那的矛盾。有时我们为了捍卫自己的观点和利益,都能举出无数的理由试图说服、压倒对方。有时为了坚持一个观点,不断地争辩,到最后却连坚持的原因都想不起来了。

Released under the MIT License.